发布时间:2025-10-15 17:57:47    次浏览
北京舞蹈学院考研舞蹈学基础理论参考书核心笔记第七章宋元舞蹈本章要点:本章重点掌握宋元是中国舞蹈史上的第二个转折时期。宋舞的形式与结构,已同过去的舞蹈有了较大差异,最突出的是其歌、舞、念、答的结合,使宋舞具有了叙事性、性节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而其叙事性、情节性、综合性又是在一种固定的程式中来体现。所以,宋代舞蹈是在对韵味、情趣、意境的追求中,在对本身的赏玩中来表现主观精神境界的。宋元舞蹈的程式性、情节性和综合性,大大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功能,奠定了戏曲的基础,同时,其高度的程式化,成为中国舞蹈符号体系形成的标志。一、宋宫廷“队舞”1、《小儿队舞》2、《女弟子队》二、发间“舞队”1、技巧类2、情节类3、道具类三、元宫廷乐舞1、“乐队”2、十六天魔舞四、杂剧中的舞蹈1、剧情舞蹈2、纯舞表演复习思考题:1、宋代舞蹈的特征是什么?2、宋元舞蹈的意义何在?参考书目:《武林旧事》《梦溪笔谈》《元典章》《辍耕录》《陈乐书》《元史·刑法志》《宋诗纪事》《宋史·乐志》《新元史·乐志》《东京梦华录》《西湖老人繁盛录》《续文献通考》第八章明清舞蹈本章要点:本章要求学生明确戏曲舞蹈是中国古代舞蹈的一种新形式,在戏曲舞蹈里,舞蹈的传统和某些精华被保留下来,并在一整套严格规范下进行表演,其虚拟性和抽象性都在非常强,远远不是过去的舞蹈能与之抗衡的。戏曲舞蹈的虚拟表演,使戏曲的舞台时空始终保持着不确定性以及不断变化的灵活性而显示出高度的自由,故中国戏曲舞蹈虽然程式严明,却于谨严中见丰富、于套路中显变化,以有限的舞台时空展不无限的舞台意象,此乃戏曲舞蹈的生命力之所在。另外,本章还要求学生懂得,明代朱载的“转之一字,众妙之门”的理论,是中国舞蹈形式特征及意象精神的高度总结。一、皇宫乐舞1、飨宴乐舞2、祭祀乐舞二、戏曲舞蹈1、“以歌舞演故事”2、艺术特征三、民俗舞蹈1、汉族民间舞蹈2、兄弟民族舞蹈四、纯舞余绪1、惊鸿舞《观音》2、小娥擅“凌波”五、舞学舞谱1、“转之一字,众妙之门”2、舞谱舞图复习思考题:1、你怎样认识戏曲舞蹈?2、朱载“转之一字,众妙之门”的命题其意义何在?本章参考文献:《明史·乐志》《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史稿·乐志》《皇朝通典》《乐律全书·律吕精义外篇》才思教育祝您考研顺利!如果小伙伴有什么需要解答的考研问题都可以给咱的微信公众号发消息哦~微信公众号:BDA北舞考研助手关注小编微博:MFA艺术硕士考研助手,每天也会不定时发布考研相关资料和信息哦!北京舞蹈学院考研答疑群:527952448,还有老师为你解答有关考研的问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