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店新闻 > 公司新闻

k8凯发官方网|护林28载 每棵树都是他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5-10-15 17:00:14    次浏览

清明节前后,正是护林防火的关键时刻。在阳泉市盂县诸龙山原始森林保护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长年默默驻扎在大山里,守护着上万亩森林。53岁的梁高书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每天巡山往返15公里,28年下来,走了近16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4周。像老梁一样,阳泉市共有4000多名护林员,而他们的生活也早已与被守护的森林紧紧相融在一起,难分难舍。观测记录60多本诸龙山位于盂县县城西北15公里处,交通不便,人迹罕至。顺着盂县白道村村通公路,来到海拔1400米高的诸龙山瞭望台。除去防火瞭望塔和一条通往山下的公路,8万亩的森林基本保持着原始风貌。4月9日一大早,53岁的梁高书和往常一样,又登上瞭望塔进行火情观测。一部对讲机、一个高倍望远镜和观测记录本,是他工作的必备工具。瞭望塔分为三层,每层不到10平方米。一层西面是休息室,一台21英寸的电视机,还是今年年初才有的,一张高低床,是老梁休息的地方。东面是厨房,摆放着电磁灶、煤气罐和锅碗瓢盆;二层摆放着省市县各级护林防火的监控设备;三层的瞭望塔,就是老梁的“阵地”。大山深处僻静、荒凉,是梁高书首先要面对的困难。“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闲暇时怎样排遣寂寞?”面对疑问,老梁憨憨一笑,从随身携带着的蓝布包中,拿出一个很旧的收音机:“无聊的时候,我就听听收音机。有时候,我也会站在山梁上吼上两嗓子,唱一段儿。”梁高书说。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在岗时的老梁从没有任何懈怠,《瞭望塔观测记录》就是他坚守工作岗位的最好见证。他总是将观测记录随身携带,走一路记一路。每天的巡查、观测结果,他都会详细记录在册。内容包括日期、天气情况、风速等基本信息,如遇到火情等特殊情况时,还要登记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救火的人员、单位和处理结果等内容。一年365天,天天如此。从1987年上班,28年来,60多本《瞭望塔观测记录》见证了老梁的兢兢业业。人迹罕至的大山里,没有网络,电视机也是今年才有的,但28年来,梁高书并不觉得孤单。“看着一棵小树苗变成参天大树,用一年四季的变化来装点大山,这种快乐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得到。”梁高书笑着说。“我对这些树确实有很深的感情。辛苦看护了十几二十年的森林,往往因为一把火、一个烟头就毁于一旦,心疼啊!所以要守护好森林,关键在于管护。我对森林的感情也深深影响了家人,现在连我老婆、孩子看见哪里冒烟、起火,也会第一时间告诉我。”边和记者聊天,梁高书边不时用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林区。 地图装在脑子里站在瞭望塔上,周边的风景尽收眼底,梁高书介绍说:“北边40公里是藏山、尾光山和榆林皮山;南边可以和寿阳方山防火瞭望塔对望;东边视线可至阳泉北站;西边的山坳里就是我的家。”崇山峻岭之间,梁高书能准确地说出各个林子、山头、沟系的名称,分清林区之间的疆界,甚至每一条山间小路,他都了然于心。瞭望塔的墙上挂在一张《盂县森林分布图》。当记者想在地图上寻找自己所处位置时,梁高书随手一指便是。记者惊讶于他的读图速度如此之快,又说出几个地名要求他在图上确定方位,他都是在瞬间就确定了位置。“地图不只是要挂在墙上,更得要记在心里,印在脑子里。”梁高书自信地说,“要在最快的时间内将火情汇报给救火人员,及时确定位置十分重要。即使是翻看地图的那点时间,也有可能影响到火情的报送和随后的救援。”一年12个月中,有9个月是森林防火的重点时期。根据多年的经验,梁高书摸索出了如何根据风向、烟色来瞭望监测火情的经验:“烟色能够判断出火情的大小,风向可以预判火情发展的方向。”梁高书接着说,“火情的大小决定着救火人数投入多少,风向可以帮助救火队员选择合适救火路线,一定要选择顺风的路线,否则大火将会伤及救火队员。”2011年3月29日,梁高书正在瞭望塔上监测,突然发现西边有烟升起,他立即判断出了位置,随即与相关林区的瞭望塔和当地林场取得联系。通过大家的积极配合,火情最终得到了及时控制。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梁高书还练就了区分出林地里面生活用火、生产用火以及失火之间差别的过硬本领,使火情预报准确率大大提高,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森林里是不允许用火的,如果发现一些不构成火灾的明火时,就没有必要通知救火人员。去阻止、劝诫一下就可以了。”梁高书介绍了他自编的经验口诀:“观两面,察浓淡,分季节,析晴雨,测远近,观动静,别粗心,区缓急。”穿坏400多双胶鞋几年前的一次巡山,梁高书发现一棵被压弯的小树。他判断小树还有成活的可能,便用枯树枝支撑在树干弯曲的地方,还把水壶中的水全部浇了树,那可是他一整天的饮水。随后几天,他都特意去看小树,依然把自己的水给它喝……有了梁高书的呵护,小树的腰杆越来越硬,一天天恢复了健康。“毁树的情况每年都能碰到几个。”梁高书说,和他们理论时没少挨骂。“树又不是你家的,你管得着吗。”“这么大的林子,少一棵树又能怎样。”……虽然,有人对他的认真不以为然,但梁高书可不这么想,“守住这些树是我的责任,我觉得每一棵树都是自己的孩子!”“很多人之所以不把树当回事,是因为没有种过树、养过树,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梁高书举例说,松树是最易成活的树种,即使这样,栽种三年后才能确保完全成活,这期间的养护要费不少的心思。而要毁掉一棵几百年的老树,用不了几分钟。“毁树容易养树难啊!”对于护林员来说,越是节假日越要看好林子,特别是像清明节这样的火灾高发期,更是不能掉以轻心。作为护林员,梁高书没有节假日,可以说,他与大山、与树木在一起的时间远比家人要多。“一天到晚就知道钻在林子里,那些树又不能陪你吃,也不能陪你喝。这么多年,光穿坏的胶鞋就有400多双。”这样的牢骚老伴时常念叨,但也默默支持着梁高书。2011年,在阳泉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梁高书被评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